雙節將至 大米備貨正當時
距離雙節的日子越來越近,往年此時大米備貨已陸續啟動。11月份集中性備貨已透支了當前的需求,因此當下米企表示旺季不旺、冷冷清清。但根據市場購銷情況,節前市場不會太糟糕,當前各品種大米已處于相對較低的價格,經銷商可適當的酌情啟動備貨,特別是部分品種價格已基本觸底,具體分析如下。
年底集中售糧成本低
東北產區臨近年底農戶開始集中拋售急于變現,當前稻價成本較低,因此米價也就自然而言偏低。另外吉林、遼寧兩省,基于上一年稻谷延期出售價低今年農戶售糧進度加快,特別是部分地區因黑龍江外運遲緩,多轉向交通較好的遼寧采購,據不完全統計該產區余糧大約僅有五成未售。黑龍江產區圓粒水稻大部分入庫為主,后市市場可流通的糧源減少,此稻谷后期大概率是上漲為主。據了解,該產區普通圓粒大米出廠報價在1.73-1.8元/斤不等,具體根據水分定價,陳米價格更低,長粒大米價格在1.85-2元/斤之間,前期黑龍江車流不佳,但下游反映元月份后此情況也將有很大的緩解。另外近日國家也將成品油價格進行了下調,隨之而來的汽運運費也隨之走低,都將利好于大米的備貨。
江蘇產區大米近日走貨不暢,但米價下跌空間非常有限,主要是原糧成本居高不下,特別是19-20年產原糧起拍價在1.35元/斤左右,此價加上出庫費以及運費等實際到廠價格已達到近1.4元/斤,臨近年底農戶將有一波售糧小高峰,但基于成本,農戶對于低價仍是不認可,因此該省份大米價格將在1.8-1.9元/斤區間震蕩整理。
秈米平穩為主
自11月份以來,中晚秈米價格呈穩中上漲及再回調的行情。眾所周知,今年中晚秈稻國家臨儲收購量非常少,大多在托市價上方運行,成本持續居高不下。并且當前中晚秈米主流價格與粳米間價差非常小,市場仍有競爭優勢。另外,經過兩個月的市場消耗以及上一輪終端備貨也相對謹慎,并非以往那么盲目,所以消耗的時間也在縮短,利于新一輪的備貨。
糯米已觸底
隨著東北農戶的集中性售糧,圓粒型糯米價格出現快速回落,截至到本周五東北產區圓粒型糯米最低價已跌至1.65-1.66元/斤,最高價不超過1.70元/斤,已創下近三年以來新低價。這也是在東北大范圍擴種背景下所預料得到的,并且隨著東北產區糯米價格的走低,對江蘇、安徽以湖北和進口米等有著不小的沖擊,其價格也紛紛下調,終端市場也是買漲不買跌的行情。針對于后市筆者認為,東北產區糯稻價已跌至農戶成本線,今年的行情必將勸退大部分農戶,2022年種植面積或大概率下調,那么此時將會有貿易商以及其他主體入市囤糧。安徽產區圓粒糯稻價格居高不下,該產區糯米繼續走低的可能性不大。港口貨源減少,新一年到貨預計得二月末到三月份。有需求的經銷商以及食品廠、酒廠可適當考慮了,畢竟當前東北無論價格以及交通都相對有優勢了。
綜上所述,雖然十一月份集中性備貨已結束,但實際上雙節市場仍有一定量的剛性需求,接下來一段時間大米走貨速度有望加快。另外加之年底人員流動性較大,出入各地均有一定的防疫要求,會加大時間成本,建議經銷商可適當掌握好備貨節奏,相對于其他品種的不斷上漲,實則大米自上市以來不漲價而是降價的品種了。